<rp id="fhddf"><dl id="fhddf"><address id="fhddf"></address></dl></rp>

              <pre id="fhddf"><cite id="fhddf"><progress id="fhddf"></progress></cite></pre>
                <p id="fhddf"><cite id="fhddf"></cite></p>
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fhddf"></pre><p id="fhddf"></p><ruby id="fhddf"></ruby>

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fhddf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del id="fhddf"></del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1 5783 111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1 5783 1113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汽車人物 | 大器晚成,麥弗遜和他的懸架夢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2023-08-11 瀏覽次數:190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前言: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,疫情放開后的開局之年,年初時,所有人都以為我們會迎來經濟爆發式的復蘇,然而今年已經過了一半,我相信無論哪個行業,大多數人感受到的卻是凜冽的寒風,比如昨天立秋,原以為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會一如既往的刷爆朋友圈,然而朋友圈很安靜,不曉得多少人和我一樣,摸了摸口袋,然后默默面向西北方,深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,心情平復之后,滿上了“秋天的第一杯白開水”。很多人覺得我們汽車行業很火熱,日子是不是很滋潤,我只能說這可能像一座圍城,整個汽車行業貌似除了特斯拉,誰還在漲工資呢?當然吐槽歸吐槽,生活還要繼續,作為汽車人,我覺得我們還是要不忘初心,在環境不好的時候,與其左顧右盼,不如深耕技術,待到山花爛漫時,便可以笑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實,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的,我們今天的面臨處境,歷史上一定可以找到環境相似甚至更惡劣的時期,從那些時期,找出一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,至少從精神上,可以給我們一些繼續努力的動力,這里我給大家講一下麥弗遜懸架創始人的故事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片來源:汽車商報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少年立志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麥弗遜懸架系統是以創始人Earle Steel MacPherson的名字命名的,這種懸架在今天已經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懸架系統了,但是當年麥弗遜的事業卻并不順利,坎坎坷坷,不被重用,遭到排擠,被迫跳槽,還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大蕭條,直到老年才獲得機會得以施展才華,而且因為身體健康原因,還沒來得及享譽世界,就在69歲時病逝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91年,麥弗遜出生在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,麥弗遜從小性格內斂,有一些不善言辭,喜歡獨來獨往的他有更多時間思考問題,因此成績優異,尤其是數學成績非常突出。小麥弗遜放學后,大部分時間都在家里,沒什么朋友陪他玩,他便喜歡拆解家里的一些用具,燈,鐘之類的東西都被他拆解過,這導致他對機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后來他如愿考上了伊利諾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。1913年,福特汽車底特律工廠采用了著名的“流水線”生產模式,極大的提高了汽車生產效率,降低了生產成本,進一步奠定并強化了底特律汽車之都的地位,而這一年,麥弗遜還在上大學,他對底特律這座城市充滿了向往和憧憬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曲折追夢路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15年,麥弗遜一畢業,就直奔魂牽夢繞的底特律,當時他加入了一家叫Chalmers的汽車公司,他覺得自己的才華可以馬上得到重用,但是他卻只能成為一名基層普通的工程師,更倒霉的是1917年,美國也加入了一戰,麥弗遜作為機械工業人才,被軍隊選中,被分配到歐洲戰區的“美國遠征軍團”航空技術事業部。由于在機械方面扎實的理論知識儲備,他成為了上尉,從汽車領域改成了研究航空發動機。好在1918年一戰結束,麥弗遜回到了美國,這段經讓麥弗遜履歷更加亮眼,此時可以選擇的機會變得跟多了,一方面他可以去飛機領域,一個更新更有發揮空間的平臺,另一方面,繼續回到相對成熟一些的汽車領域,最終麥弗遜選擇了此時知名的“自由汽車公司”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來打算靜下心來搞研究的麥弗遜又一次遇到了麻煩,沒多久,公司被“哥倫比亞汽車”收購,漫長的部門重組和激烈的內部權力斗爭,讓麥弗遜的研究被迫中斷,作為典型的理工直男,在麥弗遜的腦子里只有天馬行空的設計方案和數學公式,至于選邊站隊溜須拍馬這一套復雜的人際關系讓麥弗遜無所適從,研究肯定是搞不下去了,不得已,他選擇了離開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很快,他加入了這一時期另一家知名汽車公司HUPP汽車,此時的麥弗遜只是一個無名小卒,除了一腔熱血他似乎啥都沒有,他專注于設計,有點不問世事,因此他的很多創造性建議并沒有得到公司重視和認可,好在這里倒是給了他一個可以潛心研究的平臺,盡管自己沒有權力左右公司的決策,但是他積累了大量的研發和設計經驗,在這里形成了自己對汽車的認知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29年,美國爆發了經融危機,經濟進入了著名的大蕭條,這一時期,工人失業,企業倒閉,大家陷入了集體的焦慮和恐慌之中,此時的HUPP因為過去決策失誤,江湖地位大不如前,處在風雨飄搖之中,麥弗遜一直沒有的到重用,帶著遺憾和對未來的不確定,他離開這家他呆了10年的公司,加入了此時明星企業:通用汽車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麥弗遜覺得加入通用一定可以施展拳腳,有10多年的研發設計經驗,對汽車有獨特的看法,他覺得他是改變汽車設計的天選之子,但是夢想豐滿,現實很骨感,機會像個渣男,只是對麥弗遜撩撥了一把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一時期,汽車主流是比較笨重的,采用的基本都是非承載式車身結構,每個人都覺輕型車是未來的趨勢,1934年,“通用”有了研發一款“承載式車身”(unibody)車型的計劃,這將極大減輕車身重量,提升整個車輛的操控性和舒適性,這與麥弗遜的想法不謀而合,于是不善言辭的麥弗遜找到領導層,主動請纓負責這個項目,通用領導層給了麥弗遜這個機會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麥弗遜很快就組建團隊,在相當短的時間里,就做出了把車重量降低到1噸以內的方案,在當時,車重量普遍在2噸以上的時代,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奇跡,而且這一時期汽車前后懸架都采用的是非獨立懸架設計,即鋼板彈簧+整體車橋式設計結構,這種結構駕乘舒適性和操控性都很差,針對這一問題,麥弗遜對汽車前懸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,改成了獨立懸架,大大節約了空間布局,有降低了車身重量,這就是大名鼎鼎”麥弗遜懸架系統“的初步模型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但是汽車行業是一個試錯成本很高的行業,先行一步往往是要做烈士的,趨勢很明顯,但真正付諸行動的很少。這個看上去完美的方案最終因為種種原因被束之高閣,出于風險考慮,沒有實現量產,不過好在這個方案得到了部分內部領導的認可,麥弗遜在一年后被升遷至雪弗蘭品牌,擔任客車和卡車事業部的首席工程師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時間很快到了1945年,二戰已經進入了尾聲,雪弗蘭把曾經中斷的輕型車計劃再次搬上日程,成立了小型車事業部,54歲的麥弗遜顯然是擔任總監的最佳人選,這臺車小型車就是當時GM的概念車Cadet,這款Cadet采用了4輪獨立懸架。前、后懸架都屬于具有麥弗遜特征的多連桿結構。這其中的麥弗遜特征,就是把減振器作為滑柱實現導向功能。但是好巧不巧,美國戰后出現了一系列的經濟問題,節約成本顯得尤為重要,這個方案在當時,投入成本是巨大的,風險值再次拉滿,1947年5月,Cadet計劃流產了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柳暗花明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時的麥弗遜真的有些失落,大有一種懷才不遇的糾結和痛苦,此時的他已經快60了,然而他似乎并沒有實現年輕時改變汽車行業的抱負。就在他郁郁不得志的時候,最終還是等來了翻盤的機會。就在Cadet計劃流產之后,福特汽車的研發副總Youngren發現了麥弗遜的才能并非常認可他,于是Youngren找到麥弗遜,說要給麥弗遜一個實現抱負的機會,給了他福特研發事業部執行工程師的位置,這也使得麥弗遜懸架系統大放異彩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得益于工作中出色的表現, 麥弗遜于1949年晉升為福特的首席工程師;1952年,他在選舉中當選福特研發中心副總裁。但是由于麥弗遜的健康狀況,迫使他當選副總裁后不久就退居二線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960年,麥弗遜病逝,享年69歲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致敬麥弗遜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麥弗遜的一生可以說是大器晚成,經歷了無數次事業至暗時刻,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自己對汽車行業的熱愛,他的懸架方案從1934年被提出,到1949年被以專利的形式被確認下來,經歷了漫長的15年起起伏伏,沿用至今的各種麥弗遜懸架就是基于這個專利的衍生設計。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當我們今天的汽車行業再次面臨挑戰的時候,我們可能并不能改變時代的背景和走向,但是作為普通的個體和一線的工程師,應該向這些前輩致敬,他們是我們前行的明燈,我們也許做不了汽車行業的明燈,但是有這一顆顆明燈為我們指路,可以安撫當下焦慮且迷茫的心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線報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rp id="fhddf"><dl id="fhddf"><address id="fhddf"></address></dl></rp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fhddf"><cite id="fhddf"><progress id="fhddf"></progress></cite></pre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fhddf"><cite id="fhddf"></cite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re id="fhddf"></pre><p id="fhddf"></p><ruby id="fhddf"></ruby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p id="fhddf"></p>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del id="fhddf"></del>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猫咪maomiav永久入口